12月30日,我市舉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聞通氣會,來自衛健、市場監管、商務、農業農村、教體、交通運輸、疾控等部門的有關負責人通報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等有關情況。
人物儲備
7000余名醫務人員待命
據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胡杰介紹,截至目前,我市已有規范化發熱門診19家、發熱診室85家、發熱哨點220家。設置定點救治醫院6家、后備救治醫院5家、收治醫院5家和隔離康復醫院4家。全市現有包括醫療機構隔離病房在內可緊急啟用的集中隔離房間1750間。儲備呼吸、感染、重癥、急診等臨床一線專業醫務人員共2057名,并呈梯隊儲備其他相關專業醫務人員5000余名。
目前全市共有2229名核酸采樣人員,有18家核酸檢測機構和120名核酸檢測人員,還有230人正有序接受省級培訓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滿負荷運轉30天的要求進行防疫所需的實物儲備,保障醫療衛生機構的戰時所需。
公共場所戴口罩
不聚集不逗留
針對大型商場、超市、購物中心等人流量大、聚集性強的特點,市商務局副局長熊純鋒表示,一是繼續嚴格落實佩戴口罩、測溫驗碼、通風消殺、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防控措施,安全有序開展經營活動。二是持續做好促消費活動疫情防控工作,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客流量管控預案,強化經營場所的防疫管理,確保疫情防控到位。三是持續疫情防控宣傳,告知顧客“自覺佩戴口罩,購買物品快進快出,不聚集、不逗留”,不斷提高商超工作人員的管控意識和民眾防范意識。四是持續加強疫情防控督查走訪,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。
疫苗接種
重點人群先接種
針對群眾迫切關注的疫苗接種問題,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童華兵介紹,目前我市正嚴格按照“兩步走”的方案在全市范圍內分批實施接種。第一步是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,包括從事進口冷鏈、生鮮市場、公共交通、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,以及要前往中高風險國家工作、學習的人員。第二步,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,符合接種條件的老百姓就可分批次到當地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、就近的接種單位接種疫苗,實現“應接盡接”。
來返巴人員
應檢盡檢嚴防輸入
胡杰說,外地來返巴人員主要涉及三類:一是近期有境外旅居史的來返巴人員,二是近期有中、高風險地區及疫情發生縣(市、區)旅居史的來返巴人員,三是近期僅有低風險地區[不含疫情發生縣(市、區)的低風險區]旅居史的來返巴人員。
對近期有中、高風險地區及疫情發生縣(市、區)旅居史的來返巴人員,跨地區流動時須持有到達目的地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,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,可自由有序流動。對無法提供前述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,采取應檢盡檢措施,來返巴時間不足14天的,到達目的地后立即進行1次核酸檢測,醫學觀察至來返巴14天。來返巴時間已滿14天的,立即開展1次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。